当前位置: 首页 > imtoken官网下载 > 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5-10-18
点击次数:
专题: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首届绿色产业与可持续消费博览会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 Foundation)北京办公室协办,新浪财经与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北京代表处承办,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支持。
申能集团作为大会全球合作伙伴,在“申能集团专场分论坛”上,围绕“全球变革中的上海行动与多元协同”这一核心议题,热议“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东方样板”、“解码上海产业升级的可持续动力”、“探索上海五大中心的增长新范式”等话题。
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院长姚洋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从经济学视角深度解码上海产业升级的可持续动力——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绿色转型,如何以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屠光绍主席邀请我来参加这个会,我是作为一个新上海人,站这里讲话其实心里面特别的忐忑,因为我们在座的都是老上海,很多人对上海非常熟悉,特别是在刘校长已经讲话之后,我再来讲有点班门弄斧,刚刚刘校长给了很多非常详细的数据。
我能讲什么呢?我觉得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从经济增长发展经济学的角度讲讲上海可持续发展的东西,我理解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关注气候变化这些方面,我觉得还包括一个企业一个城市他能不能持续的增长?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我看了一下数据,上海在国际大都会里,最大的特色其实基础的还是制造业比重特别高,相对于其他的大城市比如说北京、东京还有纽约,甚至是包括新加坡,香港更不用说了,上海制造业占GDP的比例仍然在20%以上,我们国家总体而言占到28%,上海作为世界一流的大都市20%的比例还是相当高的。
上海在这方面是非常有优势,特别是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这些领域是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在装备工业大飞机、核聚变等等这些领域也是领先世界。
但是展望未来,上海要持续地发展,完成总书记提出来的五大中心的任务,要在产业升级方面做一些大的跃进。
除了保持制造业的特色和优势之外,上海下一步要在科创方面做更大的文章,实现总书记最新的要求实现全世界的科创中心,这是符合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也好一个地区也好一开始是搞制造业,慢慢的过渡到搞设计,研发,上海在这方面是有很大的优势,上海已经有两所高校可以排入世界前50,就是复旦、上交。在基础研究方面上海作为一个城市可以排入世界前10,在研发投入方面上海也远超世界很多的城市,上海是远远超中国的平均水平。
要成为科创中心,上海需要人才,上次讲到一个上海的人才户籍问题,我住的楼里面我和我太太过了60(岁),但是我们是里面最年轻的,我要从北京把户口迁来,我听说需要陈书记批准,我觉得有点“过分”,非常感谢财大(上海财经大学),财大是费了很大的劲把我的户口从北京迁来,我觉得不应该这么复杂,在现在的情况下开放户口吸引更多的人才,这是一个方面,上海产业走向高端是从制造业之都变成科创之都。
下一步上海还应该成为一个金融之都,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城市你要想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离开一个发达的金融(环境),特别是资本市场,几乎是没有可能性的。我们来看看美国为什么在0到1的创新方面能够保持世界100多年?我觉得三个因素,第一个是开放的移民政策,一个国家能开放,为什么上海不能开放?第二个是良好的法治环境,第三个是无缝对接的金融,特别是直接融资方面。
我在多个场合说过,我们2017年开始的去杠杆,有很大的必要性,但是已经过了7-8年的时间,我们金融全部洗牌一次之后是不是到时候需要“重建”资本市场,其实2018年之前直接融资是很好的,我们的VC总量达到了美国的90%,所以到了2017年的时候我们独角兽的数量是超越美国的。今天独角兽的数量只有60%,VC总量只有美国的40%,这个方面能不能有所突破。2017年流动是无序的,产生很大的问题,但是我们在总结经验的时候“把洗澡水倒掉的时候是不是也把孩子倒掉了?”,我觉得上海在这方面可能应该要想一想如何突破。
第三方面上海还应该成为开放之都,上海是中国最开放的城市,上海也是外国人在中国最多的城市,说明大家还是喜欢这个城市,愿意来。但是在开放方面目前上海的步伐可以迈的更大一些,我觉得步子可以迈的更大一些。当然临港在制定一些规划,要在离岸金融、离岸经济等等方面步子迈的更大一些,我相信上海在开放方面会成为中国引领的城市。
最后我觉得上海要成为一个服务之都,所有的国家和城市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服务业都会成为最主要的产业,上海如果你单看服务业占的比例来说还不如北京,因为北京制造业的比重比较少,服务业的比重上去了,还有北京是政府部门多,全算过服务业了,北京好像看起来服务业占比更高一些,但是也确实是反映了上海的经济结构,因为制造业占的比例还是非常重的,怎么样提高服务业的占比使得这座城市更加宜居,更能吸引人才到来,我觉得是值得上海再去想一想。
特别是我们这个学院在临港,的的确确需要人,最需要的就是人,我们需要很多人,你没有人搞不了服务业,其实你没有人搞别的产业也非常难,但是一说到人最重要的还是这些制度,特别是户籍制度,我总觉得整个中国到了今天,户籍制度是应该好好想一想,怎么去改革,其实过去10几年间不断的重复户籍改革的方案,但是落地都比较差,不光是上海,其实周边的一些省都有同样的问题,我们迈向统一大市场的情况下,最重要的一个生产要素就是人,如果不能自由流动的话我们怎么谈统一大市场?
而且讲到服务业,讲到人口的流动要破除一个“高端人口论”,上海是你只要是大学生落户相对比较容易,但是一个城市要有活力,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没有一个人是低端的人口,没有一个人才是低端的人才,我觉得应该全面的开放,让所有的人都能自由的流动起来,我们的生产服务才能组合起来,这个城市才会变的有活力,我之所以被上海吸引很大原因是这个城市有活力有内容,如果这个城市没有内容人家就不来了,就像临港变的有内容很大一个原因就是需要,就是要各种各样的人到那里安家,这个城市才有生气,大家愿意到这里来。
总体而言上海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城市,我们要做的工作也很多,假以时日上海成为五个中心,变成科创之都、开放之都、服务业之都指日可待!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刘畅 )imtoken@youweb.com
扫一扫,添加微信
Copyright © 2012-2025 imtoken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备案号:粤ICP备9987115-1号